原标题:珍爱网等婚恋平台投诉率暴增 仅靠“一次性买卖”难获资本欢心
华夏时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
导言
高开低走试图追求盈利翻盘的婚恋平台正再次卷入舆论风口。日前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从多个投诉平台获悉,珍爱网、百合、世纪佳缘等多个婚恋平台均有大量强行消费、霸王条款以及婚恋骗局,甚至有些消费者还因误信征婚资料而遭遇“杀猪局”。
高开低走试图追求盈利翻盘的婚恋平台正再次卷入舆论风口。日前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从多个投诉平台获悉,珍爱网、百合、世纪佳缘等多个婚恋平台均有大量强行消费、霸王条款以及婚恋骗局,甚至有些消费者还因误信征婚资料而遭遇“杀猪局”。
婚恋平台的娱乐化似乎并没有将困境中的市场激活,肆意广告效应引诱出的灰色产业链却一次次冲刺着整个婚恋平台。到底是不去监管还是被业绩冲昏了头脑?日渐衰落的婚恋平台正再次陷入盈利模式新尴尬。
涉嫌欺诈的婚恋平台
理念不能完全切合85后、90后的婚恋观的婚恋平台,似乎希望通过不过硬的“红娘”技术一一挑战新一代的婚姻观理念,用各种手段引诱消费者入局。
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通过各大投诉平台发现,处在争议中的婚恋平台,涉嫌“强迫交易”、霸王条款、虚假宣传以及材料造假,甚至还有部分消费用户因材料造假,而让多位消费者陷入“杀猪局”,骗人又骗财。
截至4月15日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统计,聚投诉平台上关于珍爱网的类似投诉高达3172条,黑猫平台的投诉总投诉量有105条,珍爱网投诉量最多的是诱导消费;百合网为12条,世纪佳缘有38条。
消费者投诉量最多的是诱导消费。一位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不愿具名的投诉者表示,多次的电话预约之后,且在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洗脑后,稀里糊涂便付了款。待付款后他们才拿出合同,而且再没有让其看合同内容的情况下,便让其签字。
“这个行业就是‘看人下菜碟’,‘你要是想帮客户找到适合他的另一半,你就多收他钱。’”有线下公司红娘表示,只要签订了合同,是否安排相亲,就要看业务人员的心情。
或许是受该风气影响,换人频繁的各大婚恋网站的线下红娘亦屡遭投诉。截至4月10日下午,据聚投诉显示,“珍爱网”投诉量3151;“百合网”投诉量247;“世纪佳缘”投诉量为363。
“这主要因近两年婚恋行业整体发展进入增长瓶颈期,特别是婚恋行业的大规模并购以及IPO新困境,导致婚恋行业处在争议中,如何扩张迎接全面互联网时代的冲击,都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。”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,这也是婚恋行业下一步发展要思考的新问题。
《华夏时报》记者查阅资料发现,目前婚恋市场处于三足鼎立的发展现状——百合网、世纪佳缘和珍爱网。一方资本助力,郭广昌40亿收购百合网69.18%的股份,随后又将行业老三世纪佳缘收入囊中。
但急于扩张的珍爱网,虽然多次利用上市契机,却一次次的失败最终被资本彻底放弃,丢了“夫人又折兵”,最终只能从终端发力。
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主要和婚恋网行业整体发展突然变缓有关。相关数据显示,珍爱网2019年、2019年和2019年1-5月,扣非净利为-2054万元、1.28亿元、5739万元。
此外,百合网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“即使百合网作为国内有名的婚恋相亲网站,且在2019年的11月登陆新三板挂牌,但是一直未能满足A股上市的标准。”一位业内行业的人士对记者分析说,更明显的表现是业绩走势,即使期间有资本进入,但直到并购了世纪佳缘之后,百合网才逐步盈利。
对此,有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律师表示,对于现在婚恋市场乱象,监管不足,责任追究不力是重要原因。
资本不看好婚恋市场
“整个行业低迷,不但与行业的态势有直接的关系,而且和资本少有关顾有很大的关系。”另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,这就导致婚恋平台在没有资本运作的背景下,只能挖空心思发力线下。
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,2019年我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规模已达49.9亿元,较上年增长24.9%;同时,网络婚恋渗透率升至49.1%。此外,走低的结婚率及高涨的离婚率也给行业创造了需求,结婚率从2019年的9.3‰降至2019年的7.3‰,离婚率由2019年的2.0‰升至2019年的2.7‰。
不过,婚恋市场热度不减。在启信宝上搜索“婚恋”关键字,在服务业中的营业状态下,显示有1407家相关公司,近一年内成立的有444家,遍布全国各大城小镇。
近两年婚恋市场娱乐化的态势也明显。各式催婚综艺频出,显露了当前大众市场的需求信号。即使如此,但资本对该行业的热情并不高。
据记者了解,婚恋社交赛道已获融资的项目共有72个,公开披露的融资额达千万以上的项目有13个,去年更新融资进度的项目仅有2个。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与我联系删除。